描述:
8月8日至11日,2022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首屆科學智能峰會召開,旨在深刻剖析AI for Science的發展趨勢,探索AI與基礎科學的深度融合,大會還發布了《2022 AI4S全球發展觀察與展望》報告 [8]。
年初百度研究院、阿里達摩院的“2022十大科技趨勢預測”,信通院“2022人工智能十大關鍵詞”等均包含AI for Science。
從典型領域來看,生物制藥 [9]、材料研發、前沿物理、工業設計、航空航天等成為主要布局方向。
點評:
《2022 AI4S全球發展觀察與展望》認為,AI for Science范式在2020年左右因3方面突破(包括AlphaFold2、DeePMD和多個開源算法和工具相繼誕生),正式走入人們視野。
受科研、市場和政策驅動,AI for Science有望成為AI的下一個主戰場:科研方面,當下AI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在算力和數據的基礎之上,算法對高維問題處理能力的大幅提升,這是應對當下眾多學科中“維數災難”的關鍵 [8];市場方面,AI企業營收增速下降,業務布局轉向生物制藥、材料研發、工業設計等基礎科研方向,且算力基礎設施可滿足科研的模型訓練需求,將為AI4S提供算力供給 [10];政策方面,科技部等六部委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AI技術成為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新范式,各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政策舉措。
2022 年,AI4S 正處在高速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期:科技創新2030,包含“人工智能與科學深度結合”專題計劃,支持重大科學問題研究的AI范式、人工智能科學計算共性平臺等;國產深度學習框架,百度飛槳、華為Mindspore均開始提供對科學計算的支持;各廠商面向藥物合成、材料研發、水利水務等重點場景,也在加快打造平臺化工具組件。